香港水務署 Logo
扭開水喉背後──看不見的配水網絡
香港配水系統的原理與獨特性
智能時代的水管資產與用水流失管理
數碼分身助供水管理
水務機電大本營
機電知識與經驗傳承
水管改善工程與緊急維修
搶修刻不容緩
岩洞中的水務設施
難得一見的配水庫古蹟
難得一見的配水庫古蹟

原已停用的前深水埗配水庫得以保留,並於2021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事件讓外界可以一窺這套逾百年歷史的重力自流供水系統,以及內部可容納龐大儲水量的空間結構。它揭開了過去不見天日的工程美學,也打破本地獲評級歷史建築一貫建在地上的慣例。至於全港首個配水庫──中環半山雅賓利食水配水庫,更已服務市民130多年,至今仍然運作。在香港這個急促發展的城市裡,它們可說是極少數能夠一直維持原有用途的歷史公共設施。

所謂一級歷史建築物,是指「具特別重要價值」的建築物,這包括歷史、建築、社會、罕有程度以及組合價值等方面。除了在香港地圖上佔有一定規模的水塘及相關設施外,古物諮詢委員會於2021年亦先後將5幢不見天日、藏身山崗之內的配水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正式確認它們的保育價值。

本港現有獲歷史建築物評級的配水庫
落成年份
名稱
所處地區
容量(立方米)
歷史建築物評級
1888-89
雅賓利食水配水庫
中半山
25,912
一级
1894
前油蔴地配水庫
油麻地
740
一级
1897
山頂食水配水庫
港島山頂
1,859
一级
1903
歌賦山食水配水庫
港島山頂
961.5
一级
1904
前深水埗配水庫
深水埗
9,900 (1951年改建後減至4,800)
一级
本港現有獲歷史建築物評級的配水庫
前深水埗配水庫

最先獲評級的前深水埗配水庫,已停用半個世紀,山頭亦成為區內市民的後花園。回顧其歷史,可追溯至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當時香港整體人口和用水需求都大幅增加,於是政府在興建九龍水塘時,一併規劃發展九龍區的供水系統,前深水埗配水庫就是其中一個配套設施。在此以前,九龍區依靠三口井供水,水量非常有限,因此這個配水庫的出現,見證了九龍城市發展與相應增加的用水需要。

這個九龍供水系統包括了九龍水塘、位於長沙灣大埔道的沙濾池、前深水埗配水庫,並接駁早於1894年已落成使用的前油蔴地配水庫及紅磡配水庫(已拆卸)。這個系統使用重力自流的原理供水,食水可從高處送往遠處的低位用戶,無需使用耗電的抽水系統。前深水埗配水庫最初使用時可歸類為調節缸。當食水由水塘到沙濾池,再直接輸送至用戶,尚有剩餘的水量則會送至該處暫存備用。

前深水埗配水庫是本港首個圓形設計的配水庫,佔地1,600平方米。圓形設計的特色是以最短的周界達至最大的面積,此舉可以節省興建水庫牆身的成本。它當年落成時,直徑約為46米,水庫地面至拱頂高度約為6.85米,容水量為9,900立方米,與九龍區內更早建成的油蔴地及紅磡配水庫相比,容水量超過10倍以上。不過,該配水庫其後因為滲漏,於1951年維修時加厚了牆身,水庫內圓直徑收窄至38米,容水量則降至4,800立方米。

前深水埗配水庫的內貌
前深水埗配水庫的內貌
早期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
早期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
建築設計特色

配水庫建築設計的重點在其容量及跨度,建造上就需要考量可行的做法及用料。前深水埗配水庫的天花以混凝土現場澆築的方法建造,混凝土天花及泥土的重量就靠拱頂傳至兩邊的花崗石板基座,再下傳至多個磚砌的半圓形仿羅馬拱券及其相連、共108條的長方形花崗石柱。有趣的是當年的工程設計,以粗獷風格切割的長方形花崗石,卻整齊地砌成石柱,成為如今最觸目的視覺元素。它們在整個簡約的結構線條中,呈現視覺上稍微變化的節奏,如今看來既實用亦美觀。

除了結構外,配水庫內亦有進水及出水的配備組件,例如位於高位的進水管、靜水井、位於低位並延伸至中央位置的出水口,兩者位置及高低之別是為了讓食水早進早出,以防滯留時間太長。

水務署於2021年進行配水庫的基本加固工程,並推出互動虛擬導賞專題網站及公眾導賞活動,為市民揭開過去無法得見的供水設施,讓公眾認識現代化城市所享有的方便是如何構成。

前深水埗配水庫虛擬導覽專題網站

在前深水埗配水庫內,抬頭可以看到建築採用了三種建材,各有其功能上的考慮。
在前深水埗配水庫內,抬頭可以看到建築採用了三種建材,各有其功能上的考慮。
前深水埗配水庫內的靜水井、進水管及出水管。
前深水埗配水庫內的靜水井、進水管及出水管。
年代更久遠的配水庫古蹟
雅賓利食水配水庫

至於保留至今最古老的配水庫,是位於中環半山馬己仙峽道附近的雅賓利食水配水庫。它是1880年代發展大潭水塘系統工程的一部分,一直服務至今。當時在大潭谷興建水塘,要將食水輸送至維多利亞城,即現今中環及灣仔一帶,中間要經過貫穿黃泥涌峽的輸水隧道,接駁至寶雲道的輸水道,然後依山蜿蜒而至雅賓利谷,經過沙濾池過濾後,便輸送到雅賓利配水庫貯存。

雅賓利配水庫原為露天設計,闊45.7米、深9.1米,容水量達25,912立方米,是至今保留下來5個逾百年歷史的配水庫中,面積及容量最大的一個,其最高水位為香港主水平基準以上約116.9米。該配水庫最初的設計,是藉重力自流將食水沿鑄鐵水管輸送至維多利亞城沿岸地區的樓房用戶。該配水庫的食水亦向下流經當時位於花園道及亞畢諾道的兩個抽水站,水流產生液壓動力,把食水再輸往當時的山頂道配水庫以及位於羅便臣道庇理羅士臺的配水庫。

雅賓利配水庫使用混凝土建成,混凝土圍牆則以毛石(即不規則的碎石)作飾面。配水庫的西部建築在排水涵洞之上,貯水空間之中出現由大至小排列的半圓拱形結構;1929年,政府在配水庫加建了一道分隔牆,使其成為兩個可以分別供水的貯水空間,之後進行保養工程時,食水供應便不致中斷。直到1953至54年,政府終於為這個一直都沒有上蓋、容易受天雨影響水質的配水庫加建鋼筋混凝土頂蓋。由於這幢歷史建築仍然服務市民,它大部分時間都貯有食水,故並不會開放供市民參觀。

雅賓利配水庫的設計平面圖
雅賓利配水庫的設計平面圖
雅賓利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雅賓利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雅賓利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雅賓利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前油蔴地配水庫

建於1894年的前油蔴地配水庫,是九龍最古老的配水庫,比前深水埗配水庫還要早落成。事實上,在英國租借新界以前,九龍區欠缺山嶺高地興建水塘,於是只能依靠掘井取水,利用抽水系統把食水直接泵送給用戶,剩餘的食水才泵往兩個調節供水的配水庫,即位於京士柏的前油蔴地配水庫及紅磡配水庫(已拆卸)。

前油蔴地配水庫,佔地約163平方米,呈長方形,其中軸線上的地面至天花距離,最高點約有5.21米,容量為740立方米,規模明顯較細。它同樣以仿羅馬土木工程方式建造,牆壁、拱頂天花、拱券及支柱等,均以紅磚砌成。配水庫的頂部由6條支柱支撐,跨度有2.89米及3.48米。這幢建築至今仍得以保留,但它因為嚴重滲漏,或被新配水庫取代,已於1934年停用。

前油蔴地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前油蔴地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前油蔴地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前油蔴地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山頂食水配水庫

位處太平山山頂、最高水位達香港主水平基準以上533米的山頂食水配水庫,於1897年落成。它所處的位置,較其供水水塘──薄扶林水塘還要高。事實上,香港首個水塘落成時,山頂居民並非當時優先的服務對象,他們的食水主要來自水井。待十多年後該區人口漸多,政府才建議為山頂興建以配水庫為本的供水系統。正因為山頂區高於水塘,有關供水系統需要在般咸道興建抽水站配合。

山頂配水庫至今仍然使用,但已改由大埔或沙田濾水廠供水。雖然實際操作與原設計有別,它仍然與現存的薄扶林水塘供水網絡古蹟建築群有著連繫,是早年供水系統發展的見證。

山頂食水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山頂食水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山頂食水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山頂食水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歌賦山食水配水庫

至於歌賦山食水配水庫,則是第二個為山頂區供水而設的配水庫,於1903年落成投入服務。根據原來設計,此配水庫的食水來自大潭水塘。原水經由大潭輸水隧道及寶雲道輸水道,送至寶雲道沙濾池過濾,再由寶雲道抽水站抽送至這個配水庫貯存。它的最高水位為香港主水平基準以上約462米,容量則約為961.5立方米。由於寶雲道沙濾池和抽水站早已拆卸,歌賦山食水配水庫的食水現由大埔濾水廠或沙田濾水廠供應,經跨海輸水管輸送,並透過多個抽水站將食水泵送至該配水庫。

建築上,歌賦山食水配水庫南面外牆被回填土覆蓋至頂部,北面大部分外露的圍牆則以層砌石鋪面,水庫外牆的石壁相當壯觀。

歌賦山食水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歌賦山食水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歌賦山食水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歌賦山食水配水庫排水後的內部情況
歌賦山食水配水庫外牆的石壁
歌賦山食水配水庫外牆的石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