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水務署 Logo
建集城市水脈
解構供應700萬人的集水系統
好山好水好生態
水塘管理二三事
維護水務古蹟歷久常新
東江止旱分水嶺
海水之助──沖廁
規劃未來的可持續用水策略
水資源生力軍
甚麼是水文工作?
維護水務古蹟歷久常新

古羅馬逾2,000年歷史的供水系統,堪稱世上偉大建築之中的奇葩。究竟是文明帶來偉大的供水系統建設,還是供水系統造就了社會邁向文明?香港城市發展的起步正值歐洲工業革命的盛世,雖然首個水務工程受制於財政匱乏,但到了香港興建第二個水塘──大潭水塘1時,受惠於各方利好因素,讓項目得以躍登上當時國際間工程技術的尖端,往後大型水務建設的規模和技術,更是難度一個超越一個。各項建設亦大多沿用至今,歷久不衰。在發展步伐急速的香港,水務建設可說是難得整全保留逾百年的古蹟系統。

「因為我們在水務署工作,能夠深入了解水務工程,所以在欣賞古蹟時,的確不單因為它們外觀宏偉,更加看到整個供水系統一脈相承的由來。工程設計總事必有因,有跡(也有則,圖則的則)可尋,這也成為我們不斷追蹤偵查水務古蹟和工程歷史的樂趣。」

水務署前總工程師陳子浩和高級工程師黃曦諾,可說是部門內兩代水務古蹟專家,他們分別參與千禧年後一系列為水務設施進行法定古蹟及歷史建築物評級前的資料搜集,過程中認識更多,也推動自己在日常維修工程中更有承傳的使命,致力分享發掘水務古蹟的體會。

水務署前總工程師陳子浩和高級工程師黃曦諾
水務署前總工程師陳子浩和高級工程師黃曦諾

水務古蹟現有42項

陳子浩回想廿多年前因為調派到水務署的設計部工作,經常要到「圖房」(即繪圖部)尋找前人留下的舊圖則作參考,那年代還未數碼化,找資料不及如今方便,但親手接觸逾百年前的手繪圖則,歷史感卻躍現眼前,越看越著迷。他往後亦參與水務署紀念香港供水150年出版刊物的編輯小組,一同梳理歷史。直至2009年,古物事務監督兼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着水務署探討進一步保護古老的水務建設,陳子浩遂成為主要的資料搜集員,為建築物最終列為法定古蹟作準備。當時水務署一口氣提交了41項水務建築資料予古物古蹟辦事處及古物諮詢委員會。

截至2022年6月,全港共有132項法定古蹟,其中水務古蹟佔7項,涉及6個水塘系統,合共42項水務設施,另外亦有46項獲評為一至三級的歷史建築物,整體規模之大可說是各類法定古蹟及歷史建築物之冠。它們連同所在的郊野公園,更構成結合自然環境、城市發展史與人為巧妙建設,成為廣受大眾認同的文化景觀,是香港標誌性的建設。被列為法定古蹟的水塘系統,包括了薄扶林水塘、大潭水塘群、黃泥涌水塘、香港仔水塘、九龍水塘,以及城門水塘,它們都是二次大戰前落成的項目。

這批被列為法定古蹟的水塘系統之中,包括13座石橋和輸水道(拱券段),涉及大跨度伸延的結構,物料多為花崗石,與香港地質最是匹配。外型設計雖多以功能考慮而歸類為實用主義,但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工程設計,特別是石砌建築物牆身、柱身或拱型結構,會在砌法或些微的線條裝飾上,呈現出受當時流行的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影響的細節,加上水塘被林蔭大樹包圍,多數遠離近代建築物,寬廣的視覺上就帶有時間凝固般的古雅。

大潭水塘群,共有21幢歷史構築物,佔水務法定古蹟總數的一半,是法定古蹟最多的水塘。它們圍繞著大潭上、副、中,及大潭篤4個水塘,沿路走來,構成約5公里長的文物徑,漫步其中逐一觀賞亦不過兩小時。大潭水塘工程既開創了公共財政上基建集資的先例,把基建推上逾百萬元的大型規模,工程亦首次使用鑽機建造香港第一條隧道,以供輸水。它更奠定一套本地混凝土工程工序,建成當時英國殖民地中最大的混凝土壩,項目又促成了本地生產英泥的契機,影響整個城市往後的建築方法2

水務古蹟的五大特色

經多年研究,陳子浩歸納出水務古蹟的五大特色,分別是因地制宜、量材而用、美功兼備、有「則」可尋,以及大膽創新。

所謂因地制宜,是指水塘或相關設施會按地理情況而設計,例如九龍水塘系統,就是在新界租借後,為解決港島區及九龍區食水不足而發展的水塘。它們雖稱九龍水塘,卻位處新界,系統設計依山勢而分設成四個水塘,善用重力自流,並於不遠處設兩個濾水廠(石梨貝濾水廠、大埔道濾水廠),形成清晰可見的供水脈絡。

至於量材而用,是工程在設計時的實際考量,即當時如何運用最合適的物料去建造不同的設施部件。他以位於主教山的前深水埗配水庫為例,它是一個罕有地集多種建材於一身、同時使用花崗石、紅磚以及混凝土建造的配水庫。水庫內部以石材作柱,因為需要較強的承重能力;紅磚則用於拱券,可以砌出彎度;大跨度的部分則使用混凝土。當然,也有不少水務建設善用所處位置的原材料,特別是就地取材的花崗石。

水務古蹟往往美學與功能兼備,看得出設計者的心思,以及當時流行的建造方法與風格。陳子浩指,早年的水務工程大膽創新,敢於應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例如石梨貝濾水廠就選用了快速重力過濾,相關設施當時在英國境內只有兩部,然後便在香港引入使用。香港往後又出現在海中開闢水塘等構思,當時都是走在世界前端。

探古有圖則可依

最有趣的一點,也是喜歡探古溯源者的佳音,就是很多水務設施至今仍在使用,由於需要維修保養,原圖則都得以完好保存,這的確並非其他歷史建築物的必然情況,特別是二次大戰以前的舊建築,不少圖則都因為戰亂而散失。陳子浩和黃曦諾與志同道合的同事組成了歷史興趣小組,工餘時一同尋找遺失的古蹟,希望認識更多。

黃曦諾又分享他們如何按圖索驥尋找古蹟的經驗,「我們一般出發前先透過文件和圖則了解該工程設計,方便計劃路線及估計失蹤古蹟的大概位置,到達現場則靠觀察地形環境,沿一脈相承的供水系統尋找可能走線,大家有如偵探般追蹤。」他們又談及一次到薄扶林輸水道沿途尋找失踨的26號橋的經歷,當時現場所見情況與圖則位置不符,於是他們憑著對工程設計的理解,估計前人很可能施工時作了改動,最終就在較低的位置發現在草叢中隱蔽多年的古蹟,大家當然非常興奮。

1895年完成的九龍供水工程,歷史圖則仍保留至今。
1895年完成的九龍供水工程,歷史圖則仍保留至今。

法定水務古蹟仍服務市民

陳子浩稱,探索古蹟的過程,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真相大白。更多時候,會發現一些老建築因為實際的考慮而作明顯改動。他舉例稱,已停用的黃泥涌水塘水掣房,其屋頂原設計為中式金字瓦頂,但因為瓦頂經常漏水,不知到了那一年,維修人員索性將它改為混凝土平頂,簡單解決了漏水問題,失了美觀,卻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負責水塘安全的黃曦諾稱,設施維修是部門的恒常工作,如今有42項水務設施列為法定古蹟,多了文物保育標準作依據,他們便可以按此維修古蹟,這其實是很正面的助力,多一重檢視步驟,確保維修工作得到妥善安排。

審慎把關就是承傳

現已退休的陳子浩憶起大概2014年負責馬鞍山濾水廠維修工程時,在廠房圍欄附近山坡發現狀態不甚理想,卻非常珍貴、屬易危品種的土沉香樹,於是他們便特意安排移植,另覓一個更適合的環境盡力讓它繼續生長。他相信水務署同事每天的決定和工作,其實都構成未來歷史的一部分,不能輕率地破壞,才可給下一代更好的承傳。

另外,既然圖則是支持古蹟歷史價值的重要文獻,黃曦諾稱部門正與政府檔案處溝通,希望將部門的古老圖則及文件交由政府檔案處復修、分類及存檔,更可望不久將來製作成網上專題展覽,讓市民更方便閱覽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

寶雲道沿路的大石也可找到昔日鑿石工匠開山劈石的痕跡
寶雲道沿路的大石也可找到昔日鑿石工匠開山劈石的痕跡
鑿石痕跡如今仍清晰可見
鑿石痕跡如今仍清晰可見
  1. 大潭水塘由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組成,在1888年至1917年間分期落成。
  2. 馬冠堯(2011)。〈開闢大潭水塘的故事──香港工程歷史的轉捩點〉,《香港工程考》。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169頁-2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