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内文

供水管理 

供水管理

香港的食水主要有两个来源:输入广东省的东江水,以及遍佈全港的雨水集水区设施。由于降雨量增多,二零一三年本港约66%水源来自广东省专用输水管道,较去年下降10%。其馀34%水源则来自本港收集的雨水。于专用输水管道维修期间,中国内地必须暂停供应东江水,我们此时便使用船湾淡水湖和万宜水库的储水满足日常用水需要。

除了饮用水源外,我们亦重视利用海水冲厕。用作冲厕的海水从香港沿海各处的抽水站抽取,并供应给全港八成的人口。于二零一三年,全新的海水供应系统已大致落成,准备就绪为薄扶林区提供咸水冲厕。仔细考虑到目前的水资源情况,本署将继续寻找饮用水和非饮用水的新本地替代水源,以确保将倚赖东江水的程度维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本地集水

集水区约佔香港面积近30%,收集的雨水储存于本港的17个水塘。一般而言,收集的雨水大多不受污染,但作为额外的安全措施,本署仍会进行定期巡查、质检、维修和清除垃圾等工作。本地雨水收集约佔全港食水用水量的20-30%。

来自东江的食水

从广东省东江输入的食水一般佔全港食水用量70-80%,我们目前签订的东江供水协议已同时考虑到香港的日常用水需要和广东省现时的供水情况。目前的协议设定每年8.2亿立方米的供水上限,将可确保香港住宅和非住宅用水的99%供水可靠性。换言之,即使遇上百年一遇的极度乾旱情况,亦能保证日以继夜的稳定供水。为了充分善用本地资源,我们参照本地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调整每月从广东省输入的水量。根据为期三年的现行协议,从广东省购买食水的成本分别为二零一二年的35.39亿港元、二零一三年的37.43亿港元及二零一四年的39.59亿港元。本署现正就二零一四年过后的供水价格、水质和其他事宜与广东省当局进行磋商,最终协议有望于二零一四年底达成。

香港与广东省水务官员紧密友好的合作关係,令我们从中受益匪浅。此外,香港水资源及供水水质事务谘询委员成员每年均会前往广东省考察,就各项水资源事宜展开研讨。于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广东省当局向委员会成员讲解当地最新採纳的措施以确保输出香港食水的水质。我们对本地水塘贮水量进行严密控制,亦有助减少浪费和节约抽水成本。本署将继续严密监察输水运作情况,以确保水质和安全事宜的高透明度。

  • 大型水管输送东江原水圖片

    大型水管输送东江原水

  • 本地集水区圖片一
  • 本地集水区圖片二
  • 本地集水区圖片三

    本地集水区

全年供水量圖表 二零零九年至二零一三年总平均日耗水量(淡水+海水)圖表

食水替代水源

发展海水化淡

本署时刻关注与供水管理有关的事宜,并积极探讨所有可行方案寻找新的水资源,以便更适切防范气候变化引致的未知后果。有见及此,本署于二零一二年展开兴建逆渗透原理海水淡化厂的勘察研究,预计位于将军澳的海水化淡厂将于二零二零年投入服务,初步每日产量可达1.35亿公升,相当于全港食水总用量的5%(其后可望扩大至每日2.70亿公升或10%)。初步勘察研究仍在进行中,预期将于二零一五年完成。

使用再造水

我们亦着手计划将石湖墟污水处理厂经三级处理的再造水,提供予上水、粉岭和新界东北新发展地区作非饮用用途。本署暂定将于二零二二年分阶段开始为该区供应再造水,最终可望每年为香港节省约2 100万立方米的食水。

洗盥污水再造及雨水收集

从浴室、洗手盆等地方收集得来的水统称为洗盥污水,这种水通常较少被污染,本身更容易处理及再利用于冲厕及灌溉等非饮用用途。同一道理,收集得来的雨水亦可用作上述用途。政府正率先带头推行洗盥污水再造和雨水收集措施,本署亦鼓励私营地产发展商将再造技术加入发展项目中。

全年降雨量, 全年集水量圖表 二零一一年至二零三零年食水需求预测圖表 二零一三年按用水类别划分的食水用量(佔总量百分比)圖表
全年食水用水量(按用水类别划分) 百万立方米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
住宅用水524509498505504
工业用水5557585958
服务业及商业用水238237236236234
政府用水4442414141
建筑及船舶用水1112141820
临时淡水冲厕8079767676
食水总用水量952936923935933
供水管理背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