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内文

署长的话 

  • 全球各地如今正被气候变化的阴霾笼罩,这可能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然灾害的次数有增无减,严重程度亦不断加剧,加上两极冰层融化,旱灾连连,许多其他自然反常现象不断浮现,足证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鉴于目前情况,本署积极採取审慎及有效措施,确保香港供水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商界及市民需求。为此,我们正积极扩大使用先进技术,确保水源安全及尽量提高用水效益。我们亦举办社区外展活动,务求降低个人每日耗水量,同时发掘具成本效益的新方法,确保我们的节约用水和保障水资源安全的目标得以实践,造福现在和未来香港的每位市民。

  • 进行研究及开发工作图片
    进行研究及开发工作

水资源安全

  • 本署长期採取多管齐下的措施保护水资源,务求为全港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供水,可靠性高达99%。于二零一三年,本港总食水用量为9.33亿立方米,但随着预期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及至二零三零年的食水用量有可能增加至超过11亿立方米。于二零一三年,本港集水区收集的水量佔本署供水量的26.5%,中国东江输入的水量合共佔50.5%,利用咸水冲厕则佔23%,即分别达3.21亿立方米、6.12亿立方米及2.78亿立方米。气候变化会引致极端天气更加频繁。举例而言,发生特大旱灾会危及水资源安全,降雨程度加剧加上降雨日数减少会严重影响本港的雨水收集。过去十年,本港雨水收集量波动趋势加剧,可能是气候变化对本港水资源造成影响的讯号。此外,人口持续增长,加上中国出现特大旱情,将会加剧广东省多个城市之间对东江水的竞争,成为香港的真正考验。

  • 东江原水输水管道图片
    东江原水输水管道
梁永廉工程师,JP;钱柱森工程师,JP;林天星工程师,JP;吴孟冬工程师,JP;李光明先生图片汪学成工程师;麦成章工程师;林工文工程师;李尹璇先生图片

发掘新水资源

  • 为协助探索新水源以舒缓气候变化的影响,水务署已展开策划及勘察研究,在将军澳兴建採用先进逆渗透技术的海水化淡厂。将军澳海水化淡厂预期将于二零二零年投产。透过逐步扩建额外设施,将军澳海水化淡厂的产量将可满足全港总食水用量的5%甚至10%。策划及勘查研究的范围包括详细评估技术的可行性及成本效益、制定工程实施策略及时间表、进行初步设计,以及对兴建海水淡化厂进行各项技术影响评估。策划及勘查研究大概将于二零一五年初完成,然后进行最后的详细设计。除海水淡化之外,本署亦着手研究将石湖墟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污水转成再造水作非饮用用途,例如在供水成本不菲的地方作冲厕用途。长远而言,再造水将可满足全港约2%的总用水需求。此外,我们亦正探索扩展污水重用和雨水收集的可行技术。目前,水务署已制订这些水源作非饮用用途的技术及水质标准,并会考虑在适当的政府项目中执行。

  • 每日悭水十公升 支持环保做精英图片

宣传节约用水

  • 有别于全球其他主要城市,香港住户每人每日的平均食水及冲厕水用量分别高达130公升和90公升,远高于新加坡、伦敦等其他大都会。因此,要保障稳定供水,则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节约用水意识,另一方面提高用水效率,从而满足香港工商企业及市民的需要。按照目前策略,我们先从学校年轻一代入手,透过教育课程灌输节约用水的概念和知识。我们亦透过「齐来悭水十公升」活动及免费派发水龙头节流器,将宣传范围延伸至普罗大众。参与是项活动的住宅用户承诺将每日个人用水量减少10公升,并会获赠特别设计的承诺宣言证书连同水龙头节流器一对,务求协助市民维持每日悭水10公升的目标。节流器平均有助将水龙头出水量减少20%,每分钟节省大概2公升用水。节流器体积小巧,安装容易,如能在市场上广泛採用,将可成为极具成本效的硬件装置,有助降低整体用水需求。时至今日,是项计划取得骄人成绩,採用节流器的家庭用户数目由最初的30 000户倍增至超过90 000户。此外,本署亦与房屋署通力合作,自二零一四年八月起为约25 000户公共屋邨租户免费安装节流器。

    至于非住宅用水方面,本署已展开用水效益检讨,为选定政府设施及主要用水行业(例如餐饮、酒店及洗衣等)制订最佳惯例。于二零一四年九月,我们开展一项计划,为全港多间学校及多座政府大楼安装近100 000个节流器。于二零一四年八月,自愿参与用水效益标籤计划范围扩大至包括安装在花洒和水龙头内的节流器。

  • 每日悭水十公升 支持环保做精英海报
每日悭水十公升 支持环保做精英横额

提高用水效益

  • 我们在15年内分阶段开展更换及修復3 000公里水管的计划将于二零一五年完成。是项计划与一项科技智能用水网络策略相辅相成。这项策略旨在削减资本开支、减少道路建造工程和纾缓交通阻塞情况。根据海外得出的经验及成果,这项策略被视为降低大型配水系统渗漏的最有效和最经济方式。作为香港致力实现高效节约用水措施的主要一环,这项策略将会採用最新的先进技术,进一步减少因水管渗漏造成的水量流失。按照这项策略,全港大部分地区均获指定为区域检测区,当中包括用水流经的整体供水网络各个检测段。利用先进的管内监测技术,我们可以对流量、水压等水力数据和其他指标进行持续监测和分析,即时提供区域检测区的实际瞬态情况。

    假如轻度干预措施未能将渗漏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以下,本署将进行修復工程以修復或更换损坏的水管,以维持区域检测区的顺利运作。採用这项策略的意义不单在于利用最新技术探索新方法,更在于兼备其他优点,例如减少因昂贵地下建筑工程而对公众造成滋扰。

  • 用水效益标籤图片
    用水效益标籤

迈向未来

  • 展望未来,我们锐意增强研发队伍的实力及加强研发活动,并与其他本港及国际组织合作,时刻了解供水业界的最新发展之馀,亦培训员工运用最新的先进技术。

    本署亦建议将配水库迁移至岩洞内,以及处置多馀的员工宿舍作更有价值的用途,藉此为增加本港土地供应以作发展出一分力。

    多年以来,我们亦一直恪守提升能源效益的最佳惯例。为了致力保护环境,本署在现有稳固根基之上制订能源管理体系,而有关体系将于二零一四年年底根据最新ISO 50001:2011标准进行认证。

    在商界及市民大众通力合作之下,水务署将透过积极推行加强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障的策略,继续全心全意服务社会,确保供水服务能够满足香港现在及未来的需求。

  •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统」能源政策的宣传海报图片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政策的宣传海报
署长签署图片
林天星工程师, JP
水务署署长

二零一四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