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香港供水

跳至主要內容
ENG   简体   純文字
年報2012/13 啟迪傳承 煥發新知
管理香港供水
管理香港供水
我們專注未來:優化供水、開發替代食水水源,以及投資現有及新基建設施。
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
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 圖片1 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 圖片2
作為國際商業及金融中心,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有賴穩定的供水。 雖然我們目前擁有可靠及持續的水資源供應,但我們仍意識到有需要為未來可能發生的極端情況作好準備。 有關準備工作包括加強用水需求管理措施,以及探索新技術,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開發更多水資源。 政府於二零零八年推出的《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已為我們提供堅實的基礎。 為配合該策略,我們已加強有關水資源使用及節約用水的公眾教育,抑制配水系統的用水流失量,以及擴大海水供應系統。 我們將聘請顧問,檢討該策略的進展,並指出任何所需的新方向或改善工作。
確保供水資源充足
廣東的東江和遍布本港郊野公園及鄉郊地區的降雨集水區網絡,繼續滿足本港的食水需求。 為補充及節約食水資源,我們使用海水沖廁,並以小量的再造水作屋苑清潔、灌溉及景觀美化用途,再造水的用量會逐步予以增加。

於二零一二年,本港76%的食水經專用輸水管道由東江輸入,較去年錄得的89%為低。 除了每年管道關閉作維修的期間,每日輸港的東江水量只是輕微低於本港的每日食水用量。 輸入的東江水在滿足直接用水需求後,餘額會與本地收集所得的原水一同貯存在船灣淡水湖。

用於沖廁的海水抽取自香港沿海各處的抽水站,並供應給全港80%的人口。

本署正根據香港及鄰近珠三角洲的預計水資源需求,制訂一項可行的長期供水策略。 因此,我們會繼續開拓飲用水及非飲用水的替代水源,將香港倚賴東江水的程度維持在適當的水平。

確保供水資源充足 圖片1 確保供水資源充足 圖片2 確保供水資源充足 圖片3
來自東江的食水
全年供水量 東江水價格

有關東江的供水協議同時考慮到香港的需求和珠江三角洲內不斷增加的供水情況。 只要珠三角地區沒有嚴重的食水短缺,目前本港與廣東簽署供水協議所訂明的最終供水量,足以應付至二零三零年及以後的本港預計用水需求。 實際的供水量是參照每季雨水收集量按月而定,此舉能使水資源用得其所。 於二零一一年年底簽署的現有三年供水協議,把二零一二年、二零一三年及二零一四年購買東江水所需支付的費用分別定為35.39億元、37.43億元和39.59億元。 有關價格計算已考慮人民幣兌港元匯率大幅升值,以及兩地通脹率不斷上升所帶來的影響。 雖然東江水的價格較二零零九年前有所增加,但截至目前為止我們仍未調高向客戶收取的水費。

我們與廣東當局已建立強而有力的合作關係,並就兩地的用水需求保持緊密溝通。 我們亦控制本港水塘的存水量,以盡量減少浪費食水及節省抽水成本。 我們與廣東當局共同監察輸水的運作,確保有關運作維持高透明度,並在水質及穩定供水方面保持警覺。

廣東當局推行多項措施,以保護東江的水環境,並確保輸港的原水水質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有關措施包括按需要興建污水處理廠、遷走具污染性的工廠,以及在深圳水庫設立生物硝化廠。 廣東已頒布相關法律及指令,以維持水質標準。

國內處理東江水的生物硝化廠
國內輸送東江水的抽水站

專用輸水管道直接從東江取水口把東江水輸送到深圳水庫,避免了供水途中的潛在污染源,讓我們為消費者維持高品質食水的同時,亦節省處理食水的費用。

此項工程由香港水資源及供水水質事務諮詢委員會的成員監督,有關成員負責考察東江集水區的水污染控制設施及東江供水系統。 委員會成員來自學術界、醫學界、法律界、政府部門、區議會和環保團體,成員在新聞簡報會上匯報考察結果和觀察情況,以維持公眾對東江水水質的信心。 在二零一二年十一月進行的考察中,成員親身視察從河源輸水至深圳的供港用水系統。

本地集水區
指定集水區佔香港土地面積的30%,所收集雨水儲存在遍布全港的17個水塘。 雖然收集的雨水大多不受污染,但本署仍在集水系統實施防污措施,包括進行定期巡查、維修和清除泥石等。
本地集水區 圖片1本地集水區 圖片2
水質及健康標準

不論是源自東江或收集自本港集水區的原水,都會在收集、處理及供應食水的過程中,進行物理、化學、輻射、生物及細菌化驗的綜合性檢測。 我們從供水系統中指定及隨機抽選的地點定期抽取樣本,並以先進及認可的技術,按嚴格品質保證指引進行分析。

自二零一二年八月起,本署採納世界衛生組織二零一一年更新的《飲用水水質準則》。香港完全符合有關指標。 我們不斷強化及提升化驗室使用的分析技術和設備,亦運用多項先進技術,包括利用碰撞反應池技術檢測水中的微量金屬,以及通過自動微粒影像分析系統,快速評估水藻數量,藉以提升監測水質的能力。

設置於木湖抽水站、船灣淡水湖、城門水塘和大欖涌水塘範圍的在線水質監察系統,持續測量東江水和水塘貯水的水質。 此外,我們將擴大監控及資料收集系統,在其他水塘分階段設置在線水質分析儀,石壁水塘將率先試行運作。
水質及健康標準 圖片1
化驗樣本總數 東江原水內平均氨氮及錳水平
我們定期進行輻射監測,以確保供港的飲用水安全。於二零一二年四月,本署參與跨部門「大亞灣應變計劃」,以就應變行動、人員調配及支援方面進行測試。 我們有信心所有輻射監測系統會繼續保障香港食水的水質及安全。

本署亦已開發一個創新及高效的生物感應警報系統,利用斑馬魚監測在供水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 斑馬魚的基因與人類極為相似,因此我們將斑馬魚放在特製魚缸內,利用高端錄像機和電腦程式對其進行密切監測。 通過分析斑馬魚的異常活動及分布位置,便可檢測到受污染的水域。 該系統以手機短訊、電子郵件和電話自動通知負責人員,並採集水樣本,利用生物發光技術進行快速測試。 這項準確度高及敏感的技術能在60分鐘之內識別出數千種不同的有害物質,而且成本低廉,每個樣本僅需約50元。

市民可登入本署網站 (http://www.wsd.gov.hk),瀏覽有關東江水及全港食水水質的詳情。

食水替代水源
食水替代水源
為滿足長期的食水需求,我們必須開發符合經濟效益及可持續發展的替代水源,並在可能的情況下,減少我們對東江水的依賴。 我們繼續探究各種方案,並採納不同方法,以紓緩區內的資源壓力,並盡可能節約食水。
全年降雨量 全年集水量
發展海水化淡
利用逆滲透技術進行海水化淡,生產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水質準則》的飲用水,對香港而言是具有前景的方案。 我們已在將軍澳第137區預留約10公頃土地,作興建海水化淡廠之用,年產量初步為5 000萬立方米。 有關計劃包括於日後將年產量擴展至9 000萬立方米,以滿足本港約一成的食水需求量。
相關的策劃及勘測研究正在進行中,預計於二零一四年年底完成,當中涵蓋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和成本效益分析。 視乎研究結果和建議,我們計劃在供求趨勢顯示有需要時,就海水化淡廠的詳細勘測、設計和興建工程申請進一步撥款。 我們亦會於明年舉行一項公眾參與活動。按照目前情況,我們預計海水化淡廠將於二零二零年投入服務。
使用再造水
在大嶼山昂坪及石湖墟污水處理廠進行循環再用經處理污水的試驗計劃證明,使用再造水作非飲用用途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跨部門工作小組現正研究生產及供應再造水的具體細節,我們正進行協調規劃工作,預期大概於二零二一年或之前,會向上水、粉嶺和新界東北新發展地區的居民供應再造水,作沖廁及其他非飲用用途。
昂坪污水處理資訊中心
再造水過程
洗盥污水再造及雨水收集
二零一一年至二零三零年食水需求預測本魚塘現已使用再造水

從浴室、洗手盆和廚房洗滌盆等地方收集得來質素較低的水稱為洗盥污水,洗盥污水與收集的雨水經處理後可予以重用,作沖廁及灌溉等非飲用用途。 我們已就使用洗盥污水和收集的雨水,訂立技術及水質標準,以及應用守則和指引。

我們鼓勵私營發展商把洗盥污水再造及雨水收集系統加入開發項目中,政府項目亦會加入該等系統。

本署與香港機場管理局、香港科技大學和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合作研發一個創新的水資源管理系統,把食水、海水和再造污水納入成本低廉的「三水系統」中。 該系統現正於香港國際機場使用,為機場減少52%的食水需求量。

東江輸水管
二零一二年按用水類別劃分的食水用量 (佔總量百分比)
全年食水用水量 (按用水類別劃分)
百萬立方米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住宅用水 519 524 509 498 505
工業用水 59 55 57 58 59
服務業及商業用水 241 238 237 236 236
政府用水 45 44 42 41 41
建築及船舶用水 11 11 12 14 18
臨時淡水沖廁 81 80 79 76 76
食水總用水量 956 952 936 923 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