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引言

我們於2008年發布「策略」,以綜合及多方面的方式,達至可持續的水資源管理。「策略」主要聚焦節約用水以控制用水需求增長,並同時透過發展新的水資源以強化香港的供水管理。實施「策略」數年後,我們委託了顧問公司進行「檢討」,目的是為了:

已完成/正在推行的主要措施

「檢討」肯定了「策略」下有關用水需求及供水管理的數項主要措施已達到成效。這些主要措施包括加強節約用水的公眾教育、推廣使用節水器具、加強用水流失管理、擴大使用海水沖廁、致力保護水資源及積極開拓新水源。

用水需求管理

供應管理

已完成/進行中的主要措施

有效控制用水增長

兩項關鍵績效指標可大致反映「策略」的成效:(1) 全年食水用量及 (2)人均食水用量的變化。在「策略」實施後,儘管香港的人口以每年0.7%的速度持續增加,香港全年食水用量在過去十年成功控制在大約10億立方米左右,與2008年制定「策略」時,在採取用水需求管理措施下的預計用水量相符。至於人均食水用量方面,其十年平均值3在措施推行後,由每年每人140立方米降至133立方米。這兩項關鍵績效指標都顯示了「策略」的整體成效。

全年食水用量

人均食水用水量的年度平均值

住宅食水用量

當深入分析住宅用戶的用水情況時,我們留意到人均住宅食水用量在近年有輕微上升趨勢,由2010/11年度最低的每人每日129公升增加至2017/18年度的135公升。這上升趨勢是由眾多因素使然,包括家庭住戶平均人數4的下降趨勢5、公眾健康及衞生意識的提升,乃至香港的生活質素提高6等。儘管如此,我們採用海水沖廁有效減低了住宅的食水用量,使香港人均住宅食水用量實際上低於一些發達經濟體的國際城市7

註:

  1. 我們定期檢討這些水喉裝置及器具的計劃文件。
  2. 在「智管網」下,食水分配管網將會分成約2,400個大小易於管理的獨立監測區域,每個區域的管網內均安裝監測及感應設備,以持續監察用水流失情況。
  3. 「策略」現時已推行大約十年,由於每年人均食水用量有所波動,我們比較了在推行「策略」前與後的人均食水用量十年平均值,以評估「策略」的成效。
  4. 家庭住戶平均人數由2008年的3人降至2018年的2.8人。
  5. 部分日常活動的用水情況,例如家居清潔及煮食,在大家庭的人均用水量會較少。這是因為相比同樣人數但分開在多個家庭居住(即家庭住戶平均人數較少),大家庭這部分的用水會更有效率。
  6. 香港的生活質素提高,例如更享受沐浴(更長時間及更多次數)、更頻繁的家居及車輛清潔等,導致人均住宅食水用量上升。
  7. 香港大學於2015年所作的一項研究顯示,香港2011年的人均住宅食水用量為每日128.9公升;其他城市的人均住宅食水用量則分別為:北京214.5公升、台北222公升、深圳174公升、新加坡153公升,以及悉尼218.9公升。這些城市均使用淡水沖廁。